阿里,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。
随着“1+6+N”、人力调整、“夜淘宝”等一系列改革,淘天集团又干了一件事关生死的大事...
中小商家的春天,来了
流量见顶,精耕细作的电商时代到来了。
7月25日,淘天集团正式成立了KA服务部,任命淘天品牌业务发展中心总裁刘鹏(花名“奥文”)为负责人。
KA服务部所覆盖的行业十分广泛,包括服饰、大快消、消费电子、家居家装、运动户外等近20个行业。
它所服务的对象并不是最头部的商家,因为KA代表的是“腰部有潜力的商家”。
如今红利消失,“从流量到留量”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的共识。
因此,阿里成立KA服务部,也是想通过精细化运营,赋能中小商家,打破流量困境。
奥文在最近一次的内部会议上提出:“在品类规模和用户增长上重点发力”,向KA商家提供资源和策略,为商家做好品牌、产品、用户等方面的全周期支撑。
店播策略的制定,是选择和达人、MCN、代播公司合作,还是自己下场,搭建品牌直播间?
对直播的规划、选品策略、脚本策划、主播考核以及成本核算等整个SOP流程的优化;
对平台推广的投放和数据分析等。
KA服务部的成立,只是阿里赋能中小商家的冰山一角。
在这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,是大平台的挑战,也是中小商家的春天。
电商的未来,就是卖货?
据了解,天猫二季度新入驻商家数量同比增长75%,超过了去年上半年新商家数量。这些新商家中,成交规模突破1000万元的有近30个,突破100万元的近700个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新增商家中,产业带品牌占比达到45%。
为什么产业带商家会在这时选择入驻天猫?实际上,这是消费复苏和库存周期转换的映射。
当产业带商家的库存压力降低,不再需要打折清货时,必然会选择能够持续经营,实现稳定的留存和复购的平台。
这样的平台,在如今的电商格局中,只有淘宝天猫。
其实,今年的618盛况,就已经反映出消费正在复苏。
据媒体报道,截止6月18日,淘宝新增512万商家,其中约100万是从另一主要电商平台流入,占比达到了20%左右。
同时,产业带商家的入驻,也与天猫近期一系列动作有关。
比如:
为新店提供搜索、短视频等专属流量扶持等。
从阿里助力中小商家品牌升级来看,电商的终局确实是品牌化。
留住商家,成了胜负的关键
未来的平台竞争,是商家数量。
从年初开始,淘宝就相继推出了“99特价”频道、全平台比价功能等,为中小商家搭建了专属的赛道和平台机制。
如此,哪怕没有品牌商家的流量和认知度优势,他们也能找到新的业绩增长途径。
淘宝对中小商家的扶持,还远远不止这些。
在618期间,淘宝更是进行了“历史级巨大投入”,专门推出了三大中小商家支持计划,包括20亿广告补贴、AI智能提效、营商保障。
同时,淘宝还下调佣金费率,对全网底价商品免佣,并在首页新增百亿补贴入口、淘宝好价频道等一系列利好中小商家的措施。
在大力扶持下,不少新商家、中小商家在618取得了耀眼的成绩。
比如,开店仅一个月的饰品店在618开卖首日成交环比翻了16倍。
在淘宝开店3个月的新兴品牌,仅上架了8件商品,就打造出爆款,沉淀了近2万私域粉丝。
这一系列的利好,主要就是为了帮助商家获取更多的公域流量,提升业绩,做出品牌。
现在,“如何留住商家”成为了电商平台们定胜负的关键。
京东就为此做了一个重大的组织结构调整,第一次全面打通了POP(第三方商家)和自营,实现流量“平权”,吸引商家入驻。
在这个“留量”时代,一味地用低价笼络消费者只会陷入“价格战”,加速平台的衰败。
因为,长期的价格战,一定会出现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现象,导致平台失去价值。
留住商家,成就商家,变得更加重要!